廣州市計劃每年投資人民幣兩億元扶植服務外包業,希望把廣州發展為國際服務外包中心,再一次重現廣東與香港“前店后廠”的經濟分工模式。這也印證了之前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鼓勵現有加工貿易企業向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的話,也與汪洋長三角之行所透露出的廣東發展新方向相吻合?!贰窂V州發展謀變型 主攻現代服務業 深圳擬設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
廣東加工貿易企業目前正處于轉型期,不少企業因承受不住高成本而轉移或倒閉。分析認為,廣州最近的經濟舉動,如推動服務外包中心和金融產業建設都是在彌補未來可能出現的產業空心化。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廣州市副市長陳明德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廣州以‘前店后廠’的模式成功從香港承接國際制造業轉移,這一成功的做法將引用到服務業合作上?!倍?,以后“穗港新合作重點將以服務業為主”。
穗港合作“最佳組合”
陳明德說:“廣州市有關部門近日頻頻到香港考察,探討穗港兩地更廣、更深入的合作。穗港兩地政府將開拓合作新思維,更加緊密地推進現代服務業互利共贏合作?!?/P>
目前,服務業投資已經占香港對廣州投資項目總數的一半,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投資迅猛增長。廣州已經成為香港離岸服務轉包的重要承接地,匯豐銀行、東亞電子、香港電信、電訊盈科等企業,已將數據處理、呼叫中心等后臺業務逐步轉移到廣州。2007年,廣州引入的香港服務業實際資金同比增長98.51%。
但是,陳明德認為,當前穗港服務業的合作僅是一個開端,未來仍有無限潛力可以進一步挖掘。他指出,香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接近九成,金融、會展、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廣州目前已經形成一批技術基礎雄厚、產業規模較大的產業群體,集中分布在系統軟件設計、數據處理、系統應用和基礎技術服務、企業內部管理、供應鏈管理等領域。
他表示,穗港將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30年來在制造業上“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可再次引用到現代服務業合作上,由香港發揮其與國際接軌的優勢承接下服務外包業務訂單,再由廣州來具體執行操作。
今年3月25日,廣州市外經貿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就曾于香港簽署了《穗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備忘錄》。廣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肖振宇指出,香港與廣州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具有高度互補的資源優勢,廣州和香港是攜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最佳組合,若能建立聯系更為緊密的穗港服務圈,必將大幅提升兩地在全球的產業競爭力,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
服務業是“重大機遇”
廣州服務業2007年增加值達到4072.80億元,同比增長14.1%,總量規模列全國大城市第三位。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7.76%,僅次于北京,居第二位。人均服務產品占有量達到35917元,位居大城市第一。
服務業已成為廣州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領域。據介紹,在合同利用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方面,廣州的服務業已超過制造業。2007年廣州服務業合同外資達到39.50億美元,增長96.81%,占全市合同外資總額的56.15%;實際使用外資20.74億美元,增長85.34%,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63.12%。微軟(中國)產業基地、IBM軟件創新中心、英特爾廣州國際安全數據解決方案中心等一批國際先進的現代服務業項目相繼落戶。
陳明德提出,當前經濟全球化正加速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承接服務業跨國轉移是廣州加快追趕國際先進城市的重大機遇。去年,廣州已在香港建立軟件外包合作中心,選擇香港地區通過CMM2以上的軟件企業和廣州市優勢出口企業結成聯盟,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肖振宇還表示過,由廣州市外經貿局起草的《廣州市促進服務外包發展意見》今年將正式出臺,全市每年將投入至少1億元資金推動服務外包發展,全方位支持示范園區建設、人才培養和培訓、公共技術和服務平臺建設、國際市場開拓和企業培育。
廣東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在2008年全省外經貿工作會議中也說到,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推進服務業特別是服務外包業務發展,以園區為載體,主動承接跨國公司服務外包產業,做大做強一批服務外包企業,加速形成以廣州、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服務外包產業基地。
星島環球網